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遵义米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遵义米皮的制作与经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Zunyi Rice Noodles - Guizhou Snack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遵义米皮是贵州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之一,其制作工艺和风味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为了确保遵义米皮的品质稳定并传承其独特风味,《TQLY 083-2021 贵州小吃 遵义米皮烹饪技术规范》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重点探讨遵义米皮制作的关键技术和质量要求。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标准明确规定了大米作为主料的选用标准。要求使用优质籼稻米,这种米富含直链淀粉,能够使米浆在蒸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此外,对于水的质量也有严格限制,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以保证最终成品的口感纯正无异味。
其次,关于米浆的配比与处理,标准指出湿米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2至1:2.5之间,并强调要经过充分浸泡、磨浆及过滤等步骤来获得细腻均匀的米浆。同时,为了增加米皮的筋道感,可适量添加少量植物油或淀粉作为辅助材料。
再者,在蒸制环节中,标准详细描述了蒸锅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95℃左右)以及蒸制时间(约2分钟),确保每张米皮都能达到理想的厚度和平整度。值得注意的是,蒸好的米皮需要立即摊开冷却以防粘连,并且建议采用竹制工具操作以避免金属器具对米皮造成污染。
最后,对于调味品的选择与搭配,标准提倡遵循本地传统口味,比如辣椒油、酱油、醋、花生碎等多种调料混合而成的复合酱汁,既保留了地方特色又兼顾了大众消费者的接受度。同时提醒商家可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配方比例,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总之,《TQLY 083-2021 贵州小吃 遵义米皮烹饪技术规范》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加工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推动遵义米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走向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