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源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贮藏、运输和使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Title: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eds, Seedlings, and Germplasm
中国标准分类号:B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源的生产和使用直接关系到中药产业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TGDATCM 0002-2021 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源生产和使用指导原则》从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生产管理到种源规范化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该标准强调了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通过收集、保存和研究不同地区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可以有效防止优良品种的流失,并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同时,鼓励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创新利用,以培育出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新品种。
其次,在种子种苗生产管理上,《TGDATCM 0002-2021》明确了从选地整地到收获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规范。例如,在种植前应对土壤条件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在育苗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避免出现病虫害问题;在采收时则需根据药材特性确定最佳时间,保证其药效成分达到最高水平。此外,还特别指出要加强田间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再者,关于种源规范化使用,《TGDATCM 0002-2021》提出应优先选用经过审定登记并通过检验检疫合格的种子种苗。对于进口或跨区域调运的情况,则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理相应手续,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抽查。同时提倡建立专业化的种子种苗供应网络,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之,《TGDATCM 0002-2021》通过对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源生产及使用的全方位指导,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促进这一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