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碳化硅陶瓷晶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用于半导体材料生产过程中承载硅片的碳化硅陶瓷晶舟的制造与检验。
Title:Carbonic Silicon Ceramic Boats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Q30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30
发布单位:上海市新材料协会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半导体制造工艺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碳化硅(SiC)陶瓷晶舟作为关键的承载工具,其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TSDAMA 008-2025《碳化硅陶瓷晶舟》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应用规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热震稳定性”这一关键技术指标的差异,深入解读其变化原因及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在旧版标准中,热震稳定性主要通过简单的热循环测试来评估,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多次加热与冷却,观察样品是否出现裂纹或变形。这种测试方法虽然简便,但缺乏对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深入分析,难以全面反映碳化硅陶瓷在实际使用中的耐久性。
而新版标准TSDAMA 008-2025则引入了更为严格的热震稳定性测试方法,不仅增加了测试次数,还要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试验,并结合显微镜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以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抗热震能力。这一改进源于近年来碳化硅陶瓷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增加,传统测试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工况的要求。
从应用角度来看,热震稳定性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碳化硅陶瓷晶舟在高温工艺中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特别是在碳化硅器件的外延生长过程中,晶舟需承受频繁的温度变化,若热震稳定性不足,容易导致晶舟损坏,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实际选型和使用过程中,企业应更加关注新标准中对热震稳定性的具体要求,选择符合TSDAMA 008-2025标准的晶舟产品,确保其在复杂工艺条件下的稳定表现。同时,相关厂商也应根据新标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