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源区致洪连阴雨的监测指标、等级划分及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黄河源区致洪连阴雨的监测、预警及防洪减灾工作。
Title:Monitoring Indicators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od-Induced Continuous Rainfall in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河源区致洪连阴雨是影响区域生态与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THNMS 0001-2024《黄河源区致洪连阴雨监测指标及等级》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修订。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标准中关于“累计降水阈值”这一核心指标的变化,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深入解析。
在THNMS 0001-2023版本中,累计降水阈值设定为连续72小时降水量达到80毫米即达到一级致洪风险。而在2024年更新的标准中,该阈值调整为连续72小时降水量达到60毫米。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对黄河源区气候特征的新认知以及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新的阈值更加贴近实际致灾条件,提高了预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2023年9月的一次极端天气事件中,某监测站记录到连续三天降水量为58毫米,按照旧标准未达到预警级别,但依据新版标准则需启动四级预警响应。当地气象部门及时根据调整后的阈值发布警报,指导地方政府提前组织人员撤离,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理解并正确应用新版标准中的累计降水阈值对于提升黄河源区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需要掌握数值本身,还需结合地域特点、历史数据等综合考量,确保预警信息能够科学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