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选线数字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分析方法、成果输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中的智能选线数字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Alignment Digitalization of L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TAS 154-2024与旧版标准差异解读——以“环境影响评估”条款为例》
在TCCTAS 154-2024《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选线数字化技术规范》中,“环境影响评估”这一条款的变化尤为显著。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环境影响评估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化的要求。
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旧版标准仅要求收集地形、地质等基础数据,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植被类型、土壤特性以及水文状况等生态要素的全面采集。这不仅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来源。
其次,在评估方法上,旧版标准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定性分析方式,而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定量评估手段。例如,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模型,可以精确计算不同区域的生态脆弱程度,并据此优化线路布局。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环境影响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再者,新版标准还特别增加了对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动态监测要求。这意味着从项目规划到建设实施乃至后期运维阶段,都需要持续关注环境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一举措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此外,新版标准还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的具体格式与内容要求。相比以往笼统的规定,现在每一份报告都必须包含详细的背景介绍、评估依据、方法论说明以及结论建议等内容。这样的规范化处理有利于提高报告的质量,便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决策。
综上所述,《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选线数字化技术规范》(TCCTAS 154-2024)在“环境影响评估”方面的改进体现了我国对于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该标准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