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园生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草种选择、建植方法、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核桃园的生草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ss Cultivation in Walnut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NFS 3-2021《核桃园生草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核桃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化空间,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首先,在选择生草种类上,规程允许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降水较少的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性强的草种如白三叶,而在湿润地区则可选用高产型草种如黑麦草。这种因地制宜的选择能够提高草种成活率,减少灌溉成本。
其次,在草种播撒方式上也有优化余地。规程建议采用条播或撒播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机械化手段实现更高效的播种。比如利用旋耕机开沟后进行条播,不仅节省人工,还能保证播种均匀度。同时,合理控制播种密度,在满足覆盖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种子用量。
再者,关于生草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弹性。规程规定每年需刈割2-3次,但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年生长情况灵活调整。如果发现草层过厚影响核桃树采光,则应提前刈割;若草层较薄且长势良好,则可延后刈割。此外,刈割后的草料处理也大有讲究,除了直接还田外,还可以加工成饲料出售,增加额外收入。
最后,在病虫害防控环节同样存在优化空间。规程强调预防为主,但并未强制要求使用化学药剂。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昆虫、设置诱捕装置等生物防治措施来替代部分化学防控,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TYNFS 3-2021标准为核桃园生草栽培提供了框架性指导,但其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仍需从业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优化调整,从而实现既定目标下的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