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伐利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秃杉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和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Bald Cypress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NFS 4-2021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作为指导秃杉人工林高效培育的重要标准,为实现大径材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灵活执行规程、优化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首先,在育苗阶段,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时间和密度。例如,在温暖湿润地区可适当提前播种时间,而在干旱地区则应延后并增加覆土厚度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采用容器育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还能减少移栽时对根系的损伤,从而节省后期管理成本。
其次,在造林环节,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对于坡度较大或土层较薄的地方,宜采用穴状整地;而平坦肥沃的土地则适合全面整地。此外,合理搭配不同树种进行混交造林,不仅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降低防治费用。
再者,在抚育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监测树木生长状况及时修剪枝条。当发现个别植株长势不良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充施肥或更换受损苗木。同时,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减少开支。
最后,在采伐利用方面,建议建立完善的轮伐制度,确保资源持续利用。通过科学规划采伐周期和区域,可以使秃杉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木材深加工生产线,将初级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进一步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综上所述,《TYNFS 4-2021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为实践提供了明确方向,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