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大米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江苏产稻谷为原料,经清理、碾磨、分级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大米产品。
Title:Jiangsu Rice - Part 4: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苏大米TJSLX001.4-2018标准第四部分对大米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弹性空间,实现流程优化与成本降低:
一、原料采购环节
1. 灵活选择产地
根据不同品种大米对原料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同产地的大米原粮进行搭配使用。例如,对于长粒型大米,可以适当增加东北地区稻谷的比例。
二、加工工艺调整
1. 温度控制范围
在碾米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适当调节碾米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标准规定的合理区间内,既能保证大米品质又能节省能耗。
2. 碾磨参数优化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碾磨次数和压力参数组合,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碾磨,既保证了成品质量又降低了设备损耗。
三、质量检测环节
1. 抽样方案设计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比如采用多点取样法代替传统的固定位置取样,提高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同时减少取样工作量。
2. 检测频率调整
对于一些稳定性较高的指标,如水分含量等,可以适当延长检测间隔时间,而在关键工序前后则加强监控频率。
四、包装与储存管理
1. 包装材料选择
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探索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材料,如使用复合膜代替铝箔袋作为内包装。
2. 储存条件微调
根据具体存储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仓库温湿度控制策略,避免因过度严格控制而造成额外成本支出。
五、物流配送环节
1. 运输方式优选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特点,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优先选用经济高效的运输工具和服务商组合。
2. 库存管理创新
实施精细化库存管理措施,比如推行\"零库存\"理念下的即时配送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资金占用问题。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在遵守TJSLX001.4-2018标准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效果,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