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品位热驱动制冷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低品位热能(如工业余热、废热等)为驱动能源的制冷机,其他类型的热驱动制冷设备可参照执行。
Title:Low-grade Heat Driven Chil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制冷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TCECA-G 0244-2023《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制冷机》标准的发布为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热力系数计算方法”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对改进后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热力系数计算方法的变化
在TCECA-G 0244-2023中,热力系数(COP)的定义与计算方式较之前版本有了显著变化。旧版标准主要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出一个简化公式,而新版则引入了更贴近实际运行工况的修正系数,以反映设备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 新版标准中的关键调整
1. 修正因子的引入
新版标准增加了针对环境温度、冷却水温以及蒸发温度等参数的修正因子。这些修正因子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得出,能够更好地模拟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例如,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冷凝压力升高,传统计算方法可能低估实际COP值,而新版标准通过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解决了这一问题。
2. 动态评价体系
除了静态条件下静态COP值外,新版标准还提出了动态评价指标——全年综合COP(ICOP)。这一指标综合考虑了季节性变化及部分负荷特性,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具体计算时需要结合全年典型日工况数据进行积分处理。
3. 适用范围扩展
原标准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吸收式或吸附式制冷机,而新版则扩大至所有利用低品位热源工作的制冷系统,包括太阳能驱动、余热回收等多种形式。这不仅拓宽了标准的应用领域,也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应用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变化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其实际影响:
假设某工厂安装了一套基于工业废热利用的吸收式冷水机组,设计工况下COP为1.2。根据旧版标准计算得出全年平均COP约为1.18。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机组的实际COP下降至约1.05。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通过引入修正因子后重新计算得到的真实ICOP值接近1.12,比旧版预测值更为准确。
这种改进对于优化系统配置至关重要。例如,在后续改造项目中,工程师可以根据更精确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如冷却塔),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能源利用率。
结论
总体而言,TCECA-G 0244-2023通过对热力系数计算方法的重大修订,不仅提高了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也为推动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还需持续积累现场测试数据,不断完善修正因子库,确保标准始终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