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浦江优质稻米的质量要求与追溯体系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浦江地区优质稻米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Production standard system for Pujiang high-quality rice — Part 5: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race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地方标准作为推动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更新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TZNZ 316.5-2025《浦江优质稻米生产标准综合体 第5部分:质量要求与追溯》作为地方性标准,相较于2020版,在质量指标设置、追溯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细化。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中“产品等级划分”这一条文的变化,深入解读其调整背景、核心内容及实际应用价值。
2020版标准中,优质稻米的产品等级主要依据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等传统指标进行划分,虽具备一定的操作性,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评价主观性强、指标覆盖不全等问题。而2025版则引入了“理化指标+感官评价+安全检测”的三维评估体系,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等理化参数纳入等级划分标准,并结合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据结果,使等级评定更加科学、客观。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浦江优质稻米产业从“粗放式生产”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度提升,单一的外观或口感指标已难以全面反映稻米品质。通过引入理化指标,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稻米的加工性能和营养特性,也为后续的品牌建设、市场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该条文的调整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加强原料控制,确保稻谷在种植、收割、储存等环节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以确保产品等级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此外,对于销售端而言,明确的等级划分也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提升市场信任度。
综上所述,TZNZ 316.5-2025在“产品等级划分”方面的调整,不仅是标准本身的优化,更是浦江优质稻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通过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体系,有助于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促进品牌价值塑造,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