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璧山儿菜地理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要求、采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璧山儿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Bishan Choi S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璧山儿菜的生产技术规范
璧山儿菜是重庆市璧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特产,制定了专门的技术规范。
产地环境要求:种植区域应位于璧山区境内,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或壤土,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气候条件需满足年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大于300天,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本地特有的儿菜品种,播种前进行精选,剔除病虫害种子和杂质。用清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晾干备用。
栽培管理: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每亩定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追肥分三次进行,分别在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水分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采收标准:当儿菜心部充分膨大,叶片紧密抱合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选在晴天上午,避免雨天操作。
贮藏运输:鲜品应在5-10℃环境下短期贮藏,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晒和通风。
以上规范旨在确保璧山儿菜的优良品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