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菌种制备、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ade Ear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2020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木耳的栽培与管理工作,确保其高产优质。以下为玉木耳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栽培环境要求
玉木耳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佳。栽培场所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配备遮阳设施。
二、菌种选择与培养
选用优质的玉木耳菌种,确保其纯度和活力。菌种培养基由木屑、棉籽壳、麸皮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培养过程中定期检查,及时剔除污染菌袋。
三、栽培袋制作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料量约为1.5kg。装袋时要压实,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透气性。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灭菌时间为2小时,压力达到1.5兆帕。
四、接种与发菌
灭菌后的栽培袋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完成后移入发菌室,控制室内温度在22℃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避免强光直射。发菌期间定期翻堆,检查杂菌污染情况。
五、出耳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后,即可进入出耳阶段。此时需将栽培袋开口,置于出耳架上,调节空气湿度至85%-95%,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耳片湿润,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六、采收与加工
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微卷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轻摘取,避免损伤其他耳片。采收后的玉木耳应及时进行清洗、烘干或冷藏保鲜处理,确保产品品质。
七、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清洁栽培场所,减少病原菌滋生。发现病虫害时,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控,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
通过以上规范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玉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