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果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水果生产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Title:Digit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Frui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07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ZNZ 313-2025《水果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这一标准中,相较于前一版本(如TZNZ 313-2020),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关于“数据采集与传输安全”的条款。该条文在新版本中被进一步细化和强化,强调了数据在采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追溯性。本文将围绕这一变化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对实际应用的影响及实施建议。
首先,新标准在第6.3.2条中明确指出:“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机制,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非法获取。”这与旧版本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从“建议”升级为“必须”,并明确了加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实现方式。这意味着企业在部署数字化管理系统时,不能再依赖传统的非加密通信方式,如明文传输的HTTP协议,而必须采用SSL/TLS等加密协议。
其次,新标准还引入了“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在第6.4.1条中提到:“所有关键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应使用哈希算法进行校验,确保数据未被修改。”这一要求对于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涉及农产品溯源、质量监控等场景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信任和企业声誉。
此外,新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可追溯性”的管理要求。在第7.2条中规定:“系统应记录所有数据操作日志,并保留不少于三年。”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保证数据的安全,还要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查,便于后期审计和问题追踪。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重新评估现有的数据管理流程。例如,在数据采集阶段,应选择支持加密传输的设备和平台;在数据存储环节,需部署具备完整性校验功能的数据库系统;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机制,确保每一项操作都能被追踪。
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相关技术供应商是否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在采购数字化管理系统时,应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数据加密、完整性校验和日志记录等功能,避免因技术落后而导致合规风险。
总体来看,TZNZ 313-2025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强化,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企业应积极应对这一变化,提升自身的数据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