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人面部皮肤美白状态的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化妆品、护肤品及相关领域中对面部皮肤美白效果的科学评价与分析。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Facial Skin Whitening Status of Chinese People
中国标准分类号:Y0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RACM 0001-2025《中国人面部皮肤美白状态评价方法》这一标准中,相较于2018版,新版本在“皮肤美白状态分级”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本文将以“皮肤美白状态分级的修订与应用”为主题,深入解析新老版本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操作要点。
2018版标准中,皮肤美白状态被划分为四个等级:正常、轻度美白、中度美白和重度美白。该划分主要基于色素沉着程度及肤色均匀性,但缺乏对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考虑,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而2025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将皮肤美白状态进一步细化为五个等级:正常、轻微美白、轻度美白、中度美白和重度美白。新增的“轻微美白”等级旨在更精准地反映部分人群因自然肤色偏白或轻微使用美白产品后所呈现的皮肤状态,避免了过去将一些非典型情况归入“正常”或“轻度”的问题。
此外,2025版标准还增加了对“美白效果持续时间”和“皮肤屏障功能”的评估内容,使得美白状态的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标准的适用性,也为后续的化妆品功效宣称、临床研究及消费者教育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分级体系的调整要求评价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例如,在进行皮肤美白状态评估时,需结合客观检测设备(如色度计)与主观观察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还需注意不同人群的肤色特点和使用习惯,避免一刀切式的判断。
综上所述,TCRACM 0001-2025在皮肤美白状态分级方面的修订,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行业需求和用户实际体验的深刻理解。对于相关从业者而言,掌握这一变化并合理应用于实践,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