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低压纯氢掺氢燃气多源多用户管输数值模拟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中低压纯氢掺氢燃气管道输送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dium and Low Pressure Pure Hydrogen and Hydrogen Blended Gas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with Multi-source and Multi-user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 588-2024《中低压纯氢掺氢燃气多源多用户管输数值模拟技术指南》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多项重要修订,其中新增的“多源耦合算法”是理解新标准的重要切入点。与旧版相比,新版引入了更精确的多源耦合计算模型,以应对复杂管网中多种气源接入和不同用户需求的工况。
以“多源耦合算法”的应用为例,新版标准明确了其核心思想:通过建立统一的时间步长同步机制,将各气源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动态协调,确保整个管网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对每个气源独立建模,包括其流量特性曲线、压力调节装置的工作范围等。接着,利用插值法生成气源间的交互影响矩阵,最后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例如,在某城市天然气掺氢项目中,有三个气源分别来自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以及储罐补给。根据新版标准要求,应先采集每个气源的历史运行数据并构建数学模型。假设工业副产氢的日均供应量为1万标方,波动范围±10%;电解水制氢的最大输出为5千标方但需预留30%备用容量;储罐补给则依据库存水平按需补充。经过多源耦合算法处理后,最终确定了各时段的最佳调配方案,使得总供气量始终稳定在1.3万标方左右,且单点最大偏差控制在±2%以内。
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还显著增强了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操作性。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算法本身较为成熟,但仍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反复校验参数设置,并定期更新模型数据库以适应长期变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