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所需用到的气象参数及其确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在节能设计阶段对气象参数的选择与使用。
Title:Energy-saving Desig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for Civi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中,气象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在TGAMDPM 014-2023与之前版本的对比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的定义变化。
旧版标准中,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是基于全年逐日平均温度数据统计得出的。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定义被细化为考虑了建筑物全年使用特性的影响。具体而言,新版标准要求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分别计算采暖期和空调期的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例如,对于住宅建筑,在采暖期内的最冷月平均温度应选取供暖系统启动期间的最低温度,而在空调期内的最热月平均温度则应选取制冷设备运行期间的最高温度。
这种调整的意义在于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运行条件下的气候状况,从而提高节能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北方地区,如果按照全年平均值来设计采暖系统,可能会导致冬季初期或末期的室内温度波动较大。通过采用采暖期的最冷月平均温度,可以确保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收集当地至少连续15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并按月份整理出每日平均气温。然后根据建筑的具体用途确定采暖期和空调期的起止日期,通常是依据当地多年来的实际使用经验。接着,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分别找出对应的最冷月和最热月,并记录其平均温度值。最后将这些数据用于建筑能耗模拟或者热负荷计算之中,以优化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
总之,TGAMDPM 014-2023对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定义的修改体现了从理论向实践迈进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