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察隅大米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察隅大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Cayu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察隅大米》(TLZZLXH 006-2019)标准解析
察隅大米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察隅大米》(TLZZLXH 006-2019)标准。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察隅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方面,察隅大米限定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上察隅镇、竹瓦根镇、古玉乡、察瓦龙乡等五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包括独特的气候特征、土壤类型以及灌溉水源等,为察隅大米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察隅大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察隅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属于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较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和棕壤,富含有机质,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同时,当地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
栽培技术也是保证察隅大米品质的重要环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从选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步骤。特别强调要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质量要求部分对察隅大米的各项指标做出了严格限定。外观上要求籽粒饱满均匀,色泽洁白或半透明;内在品质方面则注重其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理化指标。此外还特别提到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5%,杂质含量不得超过0.1%。
检验方法部分介绍了如何正确采集样品并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案、判定原则及复检程序等内容,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于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品牌形象。要求所有上市销售的察隅大米都必须标注清晰醒目的地理标志标识,并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防止污染损坏。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装轻卸,避免剧烈震动;贮存时应保持通风干燥,远离有害物质源。
总之,《地理标志产品 察隅大米》(TLZZLXH 006-2019)标准全面系统地规范了察隅大米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