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常用中药、针灸疗法等内容,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规范化、简明化的中医诊疗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中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
Title: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mary Care Physician Edi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餐后饱胀感、早饱等症状。为指导基层医生规范诊治FD,TCACM 1318.9-2019《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第9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基层医生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建议。
该指南强调FD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FD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和湿热中阻型四个证型。对于肝胃不和型,推荐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则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型可采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湿热中阻型宜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同时,针灸疗法如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也被纳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此外,指南还指出,生活方式调整对FD管理至关重要。建议患者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胃肠蠕动。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疾病认知能力。
在药物使用方面,需注意个体化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滥用抗生素或其他不必要的药物。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还需综合考虑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总之,遵循TCACM 1318.9-2019指南,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