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校合同节水项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项目实施流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高等学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升高校水资源利用效率。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University Contract Water-saving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导则解析与实践要点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校作为用水大户,其节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高校合同节水项目的实施,确保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实现,TCHES 33-2019《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导则》应运而生。
首先,该导则明确了高校合同节水项目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主要用水场所。同时,导则要求项目实施前需进行全面的用水现状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节水潜力较大的环节,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则强调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划分,建议采用“节水量付费”模式,即节水服务公司根据实际节水量收取费用,这种模式既能激励节水措施的有效落实,又能降低高校初期资金压力。此外,导则还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荐使用高效节水器具、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并鼓励结合校园特点进行创新性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导则特别关注了项目实施后的运行维护管理,提出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设备检查与维护保养,确保节水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导则倡导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导则》为高校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推动绿色校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导则内容,不断创新节水方式,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