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岗梅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质量要求、种植技术、采收与加工、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岗梅的生产、加工、经营、科研和教学等相关活动。
Title:TCACM 1020.156-2019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156: Gangm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156-2019道地药材第156部分:岗梅》标准解读
岗梅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为规范岗梅药材的质量控制,中国中药协会制定了《TCACM 1020.156-2019道地药材第156部分:岗梅》这一标准。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岗梅药材的来源、性状特征、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含量测定等内容。岗梅来源于冬青科植物岗梅的干燥根或根皮,其外观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质地坚硬。标准中通过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岗梅进行定性鉴别,确保药材的真实性。
在检查项目方面,标准规定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指标的限量要求。其中水分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这些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岗梅药材的内在质量和贮藏稳定性。
含量测定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不得少于3.0%。这一规定为岗梅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标准还对岗梅药材的采收加工、包装储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岗梅应在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后晒干或切片晒干,避免使用硫磺熏蒸等不当加工方式。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虫蛀。
总之,《TCACM 1020.156-2019道地药材第156部分:岗梅》标准为岗梅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岗梅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