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常吴萸作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要求、种植技术、采收与加工规范以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常吴萸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管理。
Title:Chinese地道Herbs Part 148: Evodia Rutaecarp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148-2019道地药材第148部分:常吴萸》标准解读
常吴萸,学名Evodia rutaecarpa,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材,其果实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该标准由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中医药分会提出并归口,规定了常吴萸道地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质量要求等内容。
一、来源与植物形态
常吴萸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实。植物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有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1片,卵形至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果球形,成熟时紫红色。
二、质量要求
1. 性状特征:果实呈球形或略扁球形,直径3-6毫米;表面暗红色或紫红色,具细皱纹;顶端有五角星状裂隙,基部有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可见黄白色种仁,富油性。
2. 显微鉴别:粉末显微特征包括石细胞、纤维、草酸钙簇晶等。石细胞多分枝,壁厚;纤维长梭形,壁厚;草酸钙簇晶直径约20-64μm。
3. 理化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含量,如生物碱类化合物。
4. 安全性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等均需符合相关规定。
三、采收与加工
常吴萸应在果实成熟期采收,一般在秋季。采摘后应及时晒干或低温烘干,避免霉变。加工过程中应保持果实完整,去除杂质。
四、贮藏条件
常吴萸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虫蛀。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标准,确保药材不受污染。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常吴萸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珍贵的中医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