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信前胡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描述、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长环境、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质量规格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信前胡的种植、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88: Xin Qianhu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88-2019道地药材 第88部分:信前胡》解读
信前胡,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信前胡的定义、来源、性状特征、质量要求等内容,为规范市场流通、确保药材质量和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定义与来源
信前胡被定义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其基源明确,仅限于白花前胡这一种植物,避免了混淆其他近似物种的可能性。产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等地,这些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信前胡的生长发育。
二、性状特征
根据标准描述,信前胡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淡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气芳香,味微苦辛。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别真伪,防止掺假。
三、质量要求
在质量指标方面,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此外,还对有效成分进行了限定,如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应不低于0.50%,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应不低于0.30%。这些量化指标能够有效衡量药材品质优劣。
四、采收加工
标准指出,信前胡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春季萌芽前。采挖后需除去泥沙,剪去须根,晒干或低温烘干。加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五、检测方法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推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步骤和技术参数。同时,对于常规项目如水分、灰分等也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确保检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六、包装储存
信前胡药材应使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包装材料密封包装,储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药材的新鲜度和活性成分稳定性。
综上所述,《TCACM 1020.88-2019道地药材 第88部分:信前胡》从多个维度对信前胡的质量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科研机构,都应当严格遵循此标准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