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泽泻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品质要求、采收加工及包装、贮藏和运输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泽泻道地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83: Jian泽泻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83-2019道地药材第83部分:建泽泻》标准解析
建泽泻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品种,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为确保建泽泻的品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9年发布了该标准。
在植物来源方面,本标准明确规定建泽泻来源于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的干燥块茎。要求其生长环境需符合特定的生态条件,产地应选自福建省建瓯市及其周边地区,这是建泽泻道地产区。
外观性状上,建泽泻的标准描述为呈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轻微光泽。质地坚实,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微苦。
鉴别方法包括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显微特征主要观察表皮细胞、淀粉粒等微观结构;理化鉴别则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特定成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过4.0%。此外,还对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等进行了严格限定,以保障用药安全。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建泽泻的种植、加工与流通环节,提高药材质量,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