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北五味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特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质量规格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五味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质量管理。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67: Northern Schisand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67-2019道地药材第67部分:北五味子》标准解读
北五味子,学名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在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主要功效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广泛应用于治疗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心悸失眠等症状。
该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旨在规范北五味子的质量控制与生产加工流程,确保药材品质稳定可靠。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北五味子的基原鉴定要求,即必须来源于上述特定植物种,并通过形态特征、显微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综合鉴别,以防止混淆品或伪品混入市场。
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北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中,五味子醇甲(Schisandrin A)和五味子乙素(Deoxyschisandrin)等木脂素类化合物被认为是衡量药材品质的关键指标。标准要求这些成分的总含量不得低于一定数值,具体阈值依据不同用途而定。
此外,标准还对北五味子的产地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其适宜生长于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湿润的地区,土壤应富含有机质且排水良好。采收时间通常选择在秋季果实完全成熟后进行,采摘后需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避免霉变影响药效。
在加工工艺环节,标准特别指出,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有效成分结构;同时要求去除杂质及虫蛀果粒,保证最终产品的纯净度。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作出了明确指示,推荐使用无毒环保材质,确保储存期间不受外界污染。
总之,《TCACM 1020.67-2019道地药材第67部分:北五味子》不仅为北五味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评判依据,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