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续断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质量要求、采收加工、包装、储藏及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续断道地药材的生产、流通、检验与鉴定。
Title:Chinese地道Herbs - Part 44: Sichuan Drynariae Rhizo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44-2019道地药材第44部分:川续断》是关于川续断这一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的重要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川续断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技术要求,为确保川续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疗效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川续断的基本信息
川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骨折、腰膝酸软等症状。本标准明确了其植物学分类,包括拉丁名Dipsacus asperoides C.H. Wright et Hook.f.,确保了药材来源的准确性。
二、质量控制要点
1. 性状特征:本标准描述了川续断药材的外观特征,如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裂纹,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2. 鉴别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川续断进行定性分析,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
3. 检查项目:包括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指标的检测,保障药材的安全性。
4. 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续断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如总皂苷等,以评估药材品质。
三、标准的应用价值
该标准不仅规范了川续断药材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还为相关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以及监管机构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川续断药材的质量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国际市场上的中药产品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增强了中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