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附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特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长环境、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质量分级、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附子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46: Sichuan Fuzi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46-2019道地药材第46部分:川附子》标准解析
川附子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该标准从品种、产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
在品种要求上,明确规定了川附子应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且需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产地环境是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强调川附子应产自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这些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有利于川附子品质形成。
性状描述详细规定了川附子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正品川附子呈长圆锥形或近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
鉴别方法包括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观察到特定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而理化鉴别则利用化学反应特性进行区分。
检查项目涵盖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多个指标,确保川附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通过以上全面细致的标准制定,有效保障了川附子的质量,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