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干姜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特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长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定、质量规格和包装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干姜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38: Sichuan Dried Ging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38-2019道地药材第38部分:川干姜》解读
川干姜是传统中药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为了规范川干姜的质量标准,中国中药协会制定了《TCACM 1020.38-2019道地药材第38部分:川干姜》这一团体标准。
该标准对川干姜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在来源方面,明确规定川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要求产自四川地区,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在性状描述上,标准指出川干姜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环节,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灰白色,粉性强,气香特异,味辛辣。这些特征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识别川干姜。
鉴别方法采用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显微鉴别通过观察川干姜粉末中的淀粉粒、石细胞等特征来判断真伪;薄层色谱法则利用川干姜特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确保药材的真实性。
检查项目包括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其中,水分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铅、镉、汞、砷、铜的限量分别不得超过5mg/kg、0.3mg/kg、0.2mg/kg、2mg/kg、20mg/kg,以保障用药安全。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姜辣素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0.40%,这是衡量川干姜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该标准还对川干姜的采收加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应在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后晒干或低温干燥,避免使用硫磺熏蒸等不当加工方式。
总之,《TCACM 1020.38-2019道地药材第38部分:川干姜》为川干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障中药材质量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