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丹皮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种植与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包装、标志、运输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丹皮的生产、流通、鉴定及使用。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33: Sichuan Danp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33-2019道地药材第33部分:川丹皮》标准解读
川丹皮,即四川地区出产的牡丹皮,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规范其质量标准,中国中药协会制定了《TCACM 1020.33-2019道地药材第33部分:川丹皮》这一团体标准。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川丹皮的来源、性状特征、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含量测定等内容。其中,川丹皮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其性状特征包括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折断面较平坦,显粉性,有细密银白色光泽,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在鉴别方法上,标准采用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显微鉴别主要观察表皮细胞、石细胞等特征;薄层色谱法则通过对照品比较,确认其化学成分。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检查项目,确保川丹皮的质量稳定可靠。
含量测定方面,标准要求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规定其含量不得少于2.0%。这一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川丹皮的内在品质。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川丹皮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川丹皮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对川丹皮的严格质量把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效作用。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