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繁育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阿里食虱跳小蜂的繁育与田间应用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scale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Ali Encarsia formos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阿里食虱跳小蜂规模化繁育与应用技术要点解析》
阿里食虱跳小蜂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规范其规模化繁育和应用,TGDP 005-2019技术规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在繁育环节,首先要确保种蜂的质量。采集自然环境中的优质种蜂是基础,要求个体健康、繁殖能力强。繁育场地需保持适宜的小气候条件,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之间。采用标准化的人工饲料,保证营养成分均衡,特别是蛋白质含量要充足。
在繁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资源竞争。定期清理饲养容器,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应用方面,要根据目标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科学制定释放方案。释放时间通常选择害虫低龄幼虫期,此时天敌的控害效果最佳。释放量应根据害虫种群密度进行合理估算,确保达到有效的防控效果。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敌与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规程还强调了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防震、防晒等保护措施,确保种蜂的安全到达目的地。
通过严格执行TGDP 005-2019技术规程,可以实现阿里食虱跳小蜂的高效繁育和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生物防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