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
Title:Safety Assessment Code for Small (2) Type Reservoir Dams in Guangdo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GDWHA 0021-2025《广东省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规程》与前版标准在“大坝安全类别划分”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管理的影响。
旧版标准中,大坝安全类别通常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分别对应“完好、基本完好、存在安全隐患”。这种分类方式较为笼统,缺乏对具体隐患类型和风险等级的细化。而新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安全状况等级”的概念,并进一步细分为“安全、较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四个等级,同时明确了各等级对应的评估指标和处理措施。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从“状态描述”向“风险评估”转变。新标准不仅关注大坝的物理状态,还强调对潜在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量化分析。例如,在“较安全”等级中,要求对结构裂缝、渗漏量、基础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而在“不安全”等级中,则需启动紧急处置程序,包括限制水位运行、组织专家会诊甚至暂停使用。
此外,新标准特别强调“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鼓励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检、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提升安全鉴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小型水库而言,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巡查的风险。
总体来看,新标准在分类体系上的调整,体现了从经验判断向科学评估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全省小(2)型水库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为后续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