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红茶适制茶树品种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茶园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地区红茶适制茶树品种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ea Tre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Hunan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红茶作为中国红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湖南红茶的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湖南省制定了《THNTI 07-2019 湖南红茶适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规程》。该标准从茶树品种选择、种植环境要求、栽培管理措施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湖南红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一、茶树品种的选择与引种
在选择适合制作湖南红茶的茶树品种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的品种。例如,“槠叶齐”、“碧香早”等品种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优异的品质而被广泛推荐。同时,在引种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引入可能携带严重病虫害或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品种,确保新品种能够稳定生长并发挥预期效果。
二、种植环境的要求
适宜的生态环境对于培育高品质的湖南红茶至关重要。根据标准要求,茶园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并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肥沃土壤。此外,茶园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光照充足但不过度强烈的地方更有利于茶树健康生长,因此合理规划茶园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三、栽培管理措施
1. 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议采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化肥,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2. 修剪整形:通过适时修剪可以促进茶树枝条分布均匀,增强通风透光性,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厚度和重量。
3. 灌溉排水:干旱季节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因缺水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死亡;雨季则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根系长期浸泡于水中造成腐烂现象发生。
四、病虫害综合防控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并保护生态环境,提倡采取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生物方法(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以及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定期巡查茶园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确保茶树健康成长不受干扰。
五、采摘与加工衔接
按照标准规定,在达到最佳采摘时间后要尽快将鲜叶送至加工厂进行后续加工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新鲜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还能有效提升最终成品茶的质量水平。因此建立健全从田间到车间之间的快速运输通道同样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THNTI 07-2019 湖南红茶适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技术指导方案。只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各项操作流程,相信定能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湖南红茶产品,进一步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