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与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用于替代人体受损或缺失的颞下颌关节。
Title:Matching Type Artificial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Group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团体标准解析——以TCAMDI 027-2019为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逐渐成为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主流方法。为了规范这一领域的技术应用和产品质量,《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团体标准(编号:TCAMDI 027-2019)应运而生。该标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自2019年正式实施以来,为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标准主要涵盖了术语与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中,技术要求部分是核心内容,它详细规定了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例如,对于生物相容性的考量,标准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应产生有害物质或引发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在力学性能方面,则对关节的强度、耐磨性和疲劳寿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由于其独特的定制化特点,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解剖结构差异,确保植入后能够实现良好的功能恢复。为此,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数字化建模能力和精密加工设备,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此外,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对检验规则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方式,前者是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能评估,后者则是针对每批次产品的抽样检查。只有通过这两项检验的产品才能被允许进入市场流通。
总之,《匹配式人工颞下颌关节》团体标准(TCAMDI 027-2019)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障患者权益,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未来,随着更多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加入到标准化建设中来,相信这一标准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