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远程监管系统的机载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农林拖拉机和机械的远程监管系统机载终端,其他类似设备可参照执行。
Title: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ractors and Machinery - On-board Terminal fo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领域,远程监管系统的应用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这一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机载终端承担着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的核心任务。TNJ 1174-2018标准为这类设备的设计、制造及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其功能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机载终端的设计需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物理特性要求,包括尺寸、重量以及环境适应性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终端在实际作业环境中的稳定运行。例如,在极端温度或振动条件下,终端必须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这对于保障整个远程监管系统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其次,数据采集是机载终端的一项重要功能。根据TNJ 1174-2018的规定,终端应能够实时获取拖拉机和机械的关键运行参数,如速度、位置、燃油消耗量等,并具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全面性,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者,通信性能是衡量机载终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端需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终端还应当配备加密算法及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此外,考虑到农业作业场景的特殊性,终端还需具备低功耗设计,以延长续航时间并减少维护成本。
最后,软件平台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机载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当易于升级,以便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通过不断优化软件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终端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按照TNJ 1174-2018标准开发的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远程监管系统的机载终端,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细节优化和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