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远程监管系统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的技术要求、功能规范及实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农林拖拉机和机械的远程监控、管理及相关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Title: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fo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ractors and Machin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J 1175-2018农林拖拉机与机械远程监管系统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解析》
TNJ 1175-2018是我国在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领域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其核心内容是规定了远程监管系统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规范,提升农林拖拉机和机械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通讯协议的基本框架。它采用分层设计思想,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逐步构建起完整的通信体系。物理层定义了信号传输的媒介和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网络两种模式;数据链路层负责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网络层则实现设备间的寻址和路由功能;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则是具体业务逻辑的执行者。
其次,在数据格式方面,标准对各类数据进行了细致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编码规则。例如,状态数据通常以固定长度字段表示,每种状态对应一个特定的数值;位置信息则由经纬度坐标组成,要求精度达到小数点后六位;工作参数如速度、油耗等采用浮点数表示,且需标明单位。
此外,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标准还引入了加密算法和校验机制。所有敏感数据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后方可传输,同时每个数据包都会附加CRC校验码,接收端可通过计算校验码来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兼容性问题。考虑到市场上存在多种类型的农林拖拉机和机械产品,因此要求各厂商生产的设备应遵循同一套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以便于不同品牌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开放式的架构不仅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总之,TNJ 1175-2018为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远程监管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它不仅促进了农业装备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