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药作为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药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Ya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1.17-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山药》规定了山药这一重要中药材的商品规格与等级划分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山药的种植、加工、流通及使用环节,旨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标准内容,山药的商品规格主要依据其外观特征进行分类。首先,山药的形状应当完整无损,表面光滑且色泽均匀。其次,大小适中是基本要求,通常以每千克山药的个数作为衡量指标之一。此外,标准还对山药的干物质含量、水分含量以及杂质比例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
在等级划分方面,山药被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等级。特级山药需满足以下条件:长度不低于50厘米,直径达到或超过3厘米,表皮无任何瑕疵,断面洁白细腻,无虫蛀现象,干燥程度适中。一级山药则允许稍短一些,但长度不得少于40厘米,直径不低于2.5厘米,其他方面的要求与特级相似。二级山药的标准相对宽松,适合用于普通药材需求,但仍需保证一定的品质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特别强调了山药的产地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并建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确保山药生长过程中不受到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同时,在采收季节的选择上也有明确规定,一般应在秋季成熟后及时采挖,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品质下降。
总之,《TCACM 1021.17-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山药》为山药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中药材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条款,共同推动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