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贝母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贝母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Specifications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Zhejiang Fritillary Bulb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005-2018 浙贝母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是由浙江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浙贝母的种植提供科学、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指导。这项标准从浙贝母的实际生长环境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出发,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的有机结合,确保浙贝母的优质高产。
首先,在农业措施方面,标准要求选择适合的种植区域,确保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种植前要进行深耕翻土,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物,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地。同时,合理轮作是关键,避免连作导致病虫害累积。此外,选用抗病虫品种也是重要的农业手段之一,这需要种植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
其次,物理措施在病虫害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标准提倡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成虫,这些方法既环保又高效。在播种和收获过程中,采用筛选种子和剔除病株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传播。另外,覆盖地膜不仅能保温保湿,还能阻止部分地下害虫的侵袭。
再者,生物措施的应用体现了生态友好的理念。标准鼓励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例如释放赤眼蜂来对付浙贝母上的害虫卵。同时,推广使用微生物农药,如利用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真菌性病害,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防治效果。
最后,化学措施作为综合防治中的必要补充,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和限量使用原则。标准特别指出,在病虫害高发期,应根据预测预报结果适时适量施药,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总之,《TZNZ 005-2018 浙贝母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为浙贝母种植者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保障浙贝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