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安大米产地的环境要求,包括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大米种植区域的环境控制与管理。
Title:Huaian Rice - Part 1: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淮安大米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品质优越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THLX 001.1-2018《淮安大米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对淮安大米的种植环境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地域特色。
首先,产地环境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地处江淮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在6.5至7.5之间,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其次,气候条件是影响大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长达220天以上,日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水资源对于稻米生产至关重要。标准中明确规定,灌溉用水必须符合GB 5084的要求,即水质需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同时,区域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源清洁,富含矿物质,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此外,土壤类型以黏土和壤土为主,透水性适中,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水稻根系发育。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并保障大米的安全性,标准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及有害物质作为肥料或填埋材料;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需遵循NY/T 394的规定,即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淮安大米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通过对土壤、气候、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格规范,为打造高品质的淮安大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保护了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