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童鞋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颜色搭配及标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童鞋的设计开发及相关活动。
Title:Design Guidelines for Children's Sh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童鞋设计中关于防滑性能的重要变化解析
在最新发布的TCIDADS 00024-2024《童鞋设计指南》中,有一项关于防滑性能的新要求引起了广泛关注。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鞋底材料与纹路的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这直接影响到童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将围绕这一新要求,详细解读其变化及具体应用方法。
新老版本的主要差异
旧版标准仅要求鞋底具备基本的防滑功能,并未明确规定测试方法和最低指标。而在新版中,新增了“鞋底防滑系数”这一量化指标,要求鞋底的静摩擦系数需达到0.5以上(干态)和0.3以上(湿态)。此外,还增加了鞋底纹路设计的具体指导原则,例如避免过于复杂的花纹以减少积水风险,同时强调鞋底边缘应有适当的圆润处理以防刮伤。
防滑性能的实际应用方法
1. 材料选择
在选择鞋底材料时,建议优先考虑橡胶类材质,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能力。对于需要更高防滑性能的场合,可加入特定的防滑颗粒或改性剂,进一步提升鞋底的静摩擦系数。
2. 纹路设计
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鞋底纹路不宜过于复杂,应保持简洁流畅。例如,采用放射状或横向条纹可以有效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抓地力。同时,纹路深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深可能导致积水问题,反而影响安全性。
3. 边缘处理
为确保儿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鞋底边缘应尽量圆润化处理。这样既能防止边缘锋利部分划伤皮肤,也能避免因意外碰撞导致的伤害。
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师可以在满足新版标准的同时,兼顾童鞋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能在实际使用中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