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监督检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along Railway 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DB3202/T 1086-2025)是由江苏省无锡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该标准适用于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的日常检查、专项排查以及综合治理活动,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标准主要内容
#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隐患分类及分级、治理措施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铁路项目以及既有铁路线路的安全环境管理。
#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等关键概念,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理解。例如,“安全环境隐患”是指可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各种外部因素或内部缺陷。
# 三、基本要求
1. 组织机构:要求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2.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排查治理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3. 设备配置: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并定期校验以保证其准确性。
# 四、工作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 制定年度计划;
- 开展日常巡查;
- 组织专项检查;
- 分析评估风险;
- 实施整改方案;
- 验收复查结果。
# 五、隐患分类与分级
根据隐患性质将其分为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三大类别,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项。同时按照严重程度将隐患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
# 六、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患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如对侵入限界物的清除、防护栏杆增设等具体操作指南。此外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在隐患未形成之前就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
# 七、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抽查、随机暗访等方式检验实际效果,对于未能及时消除的重大隐患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结语
《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DB3202/T 1086-2025) 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为提高铁路沿线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