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西红柿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无公害西红柿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Polluting Tomato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西红柿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DB1311/T 040-2005《无公害西红柿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西红柿的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该规程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西红柿的安全性和品质。
在产地环境方面,规程要求生产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避免受到污染。土壤pH值宜控制在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灌溉用水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品种选择上,规程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栽培管理是无公害西红柿生产的核心环节。规程建议采用高垄栽培方式,合理密植,并注意适时整枝打杈,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追肥时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化肥用量要严格控制,杜绝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生长调节剂。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规程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综合防控手段,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当确需用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通过遵循DB1311/T 040-2005的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西红柿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