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连小枣栽培的园地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马连小枣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lian Xiaoza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连小枣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特色农产品,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而闻名。为了规范和指导马连小枣的栽培过程,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11T 058-2006《马连小枣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马连小枣从种苗选择到采收的全过程管理要求,为提高马连小枣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种苗培育环节,标准强调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嫁接苗作为定植苗。苗木高度应在80厘米以上,地径达到0.8厘米以上,并且具有完整的根系。在定植前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剪去过长或损伤的根部以及多余的枝条,以促进新根系的发育和养分吸收。
其次,关于园地的选择与准备,标准指出园地应位于向阳坡地或者平地,土壤类型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pH值控制在7.0左右,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在栽植前需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同时施入充足的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配合使用磷钾肥。
进入日常管理阶段,灌溉与施肥是最关键的工作之一。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浇水次数,春季萌芽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夏季果实膨大期则需增加浇水量,确保水分供应充足;秋季采收后减少灌溉以防裂果。施肥方面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至少追肥三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施氮肥促梢发叶;第二次在开花坐果期增施磷钾肥提高座果率;第三次于果实膨大期补充微量元素肥料。
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例如通过合理密植、及时清除杂草等手段创造不利于病原菌滋生的环境条件;对于常见的炭疽病、干枯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预防;针对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等害虫,则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等进行控制。
最后,在采收过程中,标准建议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最佳采收时间,通常是在果实充分成熟但尚未完全变软时采摘。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并尽快将鲜枣运往冷库预冷至0℃左右保存,以便延长保鲜期并保持原有风味。
总之,《马连小枣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马连小枣栽培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力求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遵循这一标准,种植者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马连小枣的生产活动,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