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梨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苗木选择与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梨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Hazardous Pea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梨生产技术规程DB1311T 022-2003是河北省衡水市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无公害梨的种植、管理及采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该规程涵盖了梨树栽培的全过程,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苗木繁育、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贮藏等环节。
在园地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适中的地块,避免重茬种植。对于品种的选择,则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优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苗木繁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种苗质量,确保其健康无病虫害。栽植时注意合理密植,通常株行距为3米×4米或4米×5米,并做好定干修剪工作。
土肥水管理方面,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用有机肥与化肥,同时加强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在雨季则要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套袋技术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几率;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必要时科学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
最后,在果实成熟后按标准适时采收并妥善储藏,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