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湄潭翠芽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湄潭翠芽茶的加工生产。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itan翠Ya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湄潭翠芽是贵州省著名的绿茶品种,以其鲜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湄潭翠芽的加工工艺,贵州省发布了DB5203/T 44-2025《湄潭翠芽茶加工技术规程》。以下为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湄潭县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湄潭翠芽茶,包括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
二、术语定义
1. 湄潭翠芽:以湄潭县特有的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扁形绿茶。
2. 扁形绿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润的绿茶产品。
三、加工环境要求
加工厂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生产车间需保持清洁,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四、鲜叶采摘
1. 时间:春分至谷雨期间进行采摘。
2. 标准: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芽长不超过2.5厘米。
3. 质量:鲜叶要求新鲜、匀净,无病虫害、无损伤。
五、摊青
将采摘后的鲜叶薄摊于洁净的竹匾上,厚度不超过2厘米,摊放时间6-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翻动一次,使水分均匀蒸发。
六、杀青
采用锅式或滚筒式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80℃-220℃,时间为3-5分钟,直至叶片柔软、失去光泽。
七、理条整形
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中,调整槽温至120℃-150℃,通过机械振动使茶叶形成扁平状,时间约8-12分钟。
八、干燥
采用烘干机进行两次干燥处理:
1. 初烘:温度100℃-120℃,时间10-15分钟;
2. 足火:温度80℃-90℃,时间15-20分钟,确保含水量降至5%-6%。
九、拣剔与包装
人工拣除黄片、老梗等杂质,分级后采用铝箔袋密封包装,并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十、质量要求
1. 外观:扁平挺直、匀整一致,色泽翠绿油润。
2. 香气:清香持久,具有典型的栗香或兰花香。
3. 滋味:滋味鲜醇甘爽,回味悠长。
4. 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色。
5. 叶底:嫩绿鲜活,完整匀齐。
十一、储存条件
产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最佳储存温度为0℃-10℃,相对湿度低于65%。
十二、运输要求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
十三、检验方法
按照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感官品质评定;依据GB/T 8302《茶叶取样》规定取样;使用GB/T 8304《茶叶水分测定》检测含水量。
十四、标志与标签
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单位、地址、联系方式、执行标准编号、生产许可证号以及净含量等信息。
以上即为DB5203/T 44-2025《湄潭翠芽茶加工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希望各生产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湄潭翠芽茶的质量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