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榛蘑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流程、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榛蘑的林下生态栽培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eneath-forest Cultivatio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榛蘑作为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采集历史。为了规范榛蘑的人工栽培技术,辽宁省发布了地方标准DB2104/T 0038-2025《榛蘑林下栽培技术规程》。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榛蘑林下栽培的技术要求,为实现榛蘑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选址与准备阶段,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200至8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山地或丘陵地带。土壤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在种植前需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适量有机肥作为基肥,同时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
其次,关于榛蘑菌种的选择与处理,标准建议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菌种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条件,确保菌丝健壮生长。接种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进入栽培管理环节后,需根据不同生长期调整遮阴措施和水分供给。幼菇期需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85%-95%),并适当增加喷雾频率;成熟期则减少水分供应,促进子实体分化。此外,还需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维护良好通风环境。
最后,在采收及后续处理上,当榛蘑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鲜品应及时冷藏保存或进行加工处理,如烘干、腌制等,以延长保鲜时间并提高附加值。
总之,《榛蘑林下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指导,还特别强调了生态友好型栽培理念,力求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极大推动榛蘑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