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血压病“从阳气亢逆论治”的基本原则、诊断方法、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中医药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临床诊疗的医务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Titl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Yang Qi Excess and Rebellious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SDACM 005-2024高血压病“从阳气亢逆论治”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阳气亢逆”的辨证分型变化为例进行深度解读。新版指南相较于旧版,对“阳气亢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更细化的分类,将原来的单一“阳亢型”拆分为“肝阳上亢型”、“心火炽盛型”和“肾阴不足兼肝阳上亢型”三种亚型。
以“肝阳上亢型”为例,其主要特征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调整。如伴有失眠多梦者,可加用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若见腰膝酸软,则应酌情加入杜仲、牛膝补益肝肾。此外,在药物剂量上也需注意把握,一般而言,平肝潜阳类药物不宜过量使用,以免损伤正气。
通过这样的细致区分与灵活运用,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更好地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这正是新版指南的一大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