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内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668-202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海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5年正式实施。该规范结合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交通需求,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为该规范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要点。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对于特殊结构或功能的沥青路面工程,可参照执行或制定专门的技术方案。
二、材料选择
1. 沥青: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同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优选改性沥青。
2. 矿料: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磨耗的岩石破碎而成;细集料宜选用洁净天然砂或机制砂;填料则需使用石灰岩等无风化、无杂质的矿粉。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计算相应的稳定度、流值等指标。
2.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在拌合楼实际生产条件下调整矿料级配,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生产配合比确定后还需进行试拌、试铺,以检验施工工艺是否可行。
四、结构层设计
1. 表面层:厚度一般为4~6cm,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
2. 中间层(若有):厚度控制在4~8cm之间,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 底基层:厚度不宜小于8cm,需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
1. 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基层表面、测量放样等;
2. 摊铺作业:采用摊铺机连续均匀地铺设混合料,确保摊铺温度符合规定;
3. 压实成型: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步骤依次完成,每道工序均需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
4. 接缝处理:横向接缝采用直茬热接法,纵向接缝则要保证紧密连接;
5. 养护管理:开放交通前必须充分养生,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六、质量检测
1. 外观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松散等问题;
2. 尺寸测量:核对实际铺设宽度、厚度是否达标;
3. 力学性能测试:如弯沉值、抗压强度等;
4. 渗水系数测定:评估防水效果。
七、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少扬尘污染,合理安排弃土堆放位置,避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同时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机械设备,降低能耗。
八、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确保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九、维护保养
投入使用后的沥青路面需要定期巡查维修,及时修补坑槽、裂缝等病害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DB46/T 668-202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