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砂路基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采用滨海砂作为填料的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Sand Subgr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666-2025滨海砂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该规范适用于海南省滨海地区公路、市政道路等工程中采用砂性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从材料要求、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
在材料选用上,规范强调砂性土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密实度等指标需符合要求。砂性土的颗粒应以中粗砂为主,细粒含量不宜过多,且要经过筛分试验确定。此外,还应对砂性土进行击实试验,确保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满足设计标准。
对于路基设计,规范提出了明确的压实度要求。不同区域的路基压实度标准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0-8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得低于93%,而80-1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低于90%。同时,还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设置排水设施,防止海水倒灌或雨水渗入。
施工过程中,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并采用分层碾压的方式进行施工。碾压设备应选择适宜的吨位,确保能够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每层碾压完成后,必须进行压实度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继续下一层施工。
在质量检验环节,规范明确了抽样频率和检测方法。对于每一层填筑,至少应抽检3个点位进行压实度测试。如果发现不合格点,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为止。此外,还应对砂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定期复检,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总之,《DB46/T 666-2025滨海砂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为滨海地区砂性土路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相关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各项指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