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短日夜冷育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苗设施、基质与环境要求、种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草莓种苗在特定环境下的短日低温诱导育苗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berry Short-day and Night-cool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制定和实施农业技术标准过程中,标准的更新往往反映了行业技术进步与实践需求的变化。THBCIA 037-2025《草莓短日夜冷育苗技术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其发布标志着我国草莓育苗技术向更加科学、系统和标准化方向迈进。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中“短日夜处理时间”这一关键指标的新旧版本差异,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新旧版本对比显示,原标准(如THBCIA 037-2018)对短日夜处理时间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根据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灵活调整”,缺乏具体操作参数。而2025版标准则明确将短日夜处理时间细化为“昼长6小时、夜长18小时,持续15~20天”,并强调了不同季节应根据不同地区光照强度进行适当调整。
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提升了技术操作的可执行性,避免了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育苗失败。其次,明确了处理时长有助于优化植株生长节奏,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成苗率和后期产量。此外,新标准还特别指出,在光照不足或温度偏高的情况下,应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以确保育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种植者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处理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进行;二是处理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幼苗因环境不适而出现萎蔫或徒长;三是处理结束后应逐步恢复自然光照,帮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
综上所述,THBCIA 037-2025对短日夜处理时间的细化规定,不仅体现了标准制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也为草莓育苗提供了更清晰的操作指南。对于种植户而言,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一条文,将有助于提升育苗质量,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