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铊水质自动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安装与调试、运行与质量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水体中铊进行连续监测的场合。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hallium in Water Quality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铊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为了规范铊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江西省制定了地方标准《DB36/T 2130-2025铊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该标准为铊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验收、运行维护以及数据审核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依据。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采样单元、前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以及质控单元。其中,采样单元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因采样方式不当导致的测量误差;前处理单元需有效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以保护后续分析仪器;分析单元则应采用可靠的技术手段进行铊含量测定,常见的方法有阳极溶出伏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负责实时收集并发送监测数据,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质控单元通过设置空白试验、加标回收率测试等方式监控系统性能。
在系统安装调试方面,标准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要求监测站点应远离污染源且便于维护管理。同时,还规定了各单元设备的安装规范,例如采样点深度、管路铺设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对于日常运维管理,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再教育以掌握最新技术和安全知识。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台账记录制度,详细记载每次维护保养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此外,还需制定应急预案,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数据审核环节也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明确了数据审核的内容范围,还给出了具体的评判标准。例如,当某次测量结果偏离正常水平较大时,就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只有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正式记录存档使用。
总之,《DB36/T 2130-2025铊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要求(试行)》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铊水质自动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框架指引。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标准出台,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