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梨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早熟梨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Ripening Pea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早熟梨因其上市时间早、市场需求大而备受关注。为了规范早熟梨的种植技术,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01T 204—2025早熟梨种植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规程从品种选择、园地规划到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提高早熟梨的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品种选择上,规程强调要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并且要求种苗必须经过检疫合格。园地选择则需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以及灌溉设施等因素,优先选取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进行建园。
对于定植密度,规程建议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来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例如,在密植栽培中,可以采用较小的株行距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在稀植栽培时,则应适当加大间距以便于树体生长发育。
在肥水管理方面,规程指出要合理施用基肥与追肥,并注重氮磷钾比例平衡。同时还要加强水分调控,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确保梨树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早熟梨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规程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诱捕器等非化学手段控制害虫数量,并结合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规程还对整形修剪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幼树期定干、骨干枝培养以及结果期调整树冠结构等内容,旨在构建良好的树形框架,促进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严格执行《DB5101T 204—2025早熟梨种植技术规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早熟梨的整体生产水平,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